黑龙江的兴凯湖有引人入胜的自然风光,为什么被称为“断裂的北国明珠”呢?
黑龙江的兴凯湖有着引人入胜的自然风光,但它被称为“断裂的北国明珠”,因为兴凯湖有一多半被俄国老毛割占去了。
我去过兴凯湖旅游,颤嫌在那里不仅欣赏到了兴凯湖引人入胜自然风光,更激发起了我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鸡西市下属县级市密山市,是国家AAAA级度假、养生、旅游胜地,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美称。其罕见的原生态湿裂洞首地环境是摄影爱好者的理想国度及影视剧外景拍摄基地。
兴凯湖,唐代称为湄沱湖,以盛产“湄沱之鲫”驰誉;因湖形如“月琴”,故金代有“北琴海”肆数之称;清代后改为兴凯湖。
兴凯湖长得非常特别,由大、小两湖组成。大湖在南,小湖在北,两湖绝然分离,但又紧密相依,中间只是一条天然湖岗相隔。
我这么说吧。大、小兴凯湖就像一小一大的两块水田,只是这两块田太大太大了。大田呈椭圆形,长约90公里,宽约60公里。小田则呈长条形状,长约40公里,宽只有5公里左右。小田的水位高,大田水位低,它他之间是一条非常规则的田坎(当地人叫做湖岗),只是这道田坎有点儿宽,约有一公里左右。湖岗上是长着茂密的森林,林间铺着厚厚的松毯,湖岗上当然修着一条宽阔的公路。
为什么用田来形容它们呢?其实很准确的,因为“大田”最深处才10米,“小田”最深处才6米。
这两个相连的“田其实是非常非常大的。来到这里,你感觉到的不是湖,而是海。
在这两个“田”里,有一种大白鱼,是兴凯湖的特产,肉嫩味鲜,每条重在5至10斤之间,被列为四大淡水名鱼之一,非常著名。
兴凯湖,是一个断裂的北国明珠
可惜的是这么漂亮的兴凯湖,我们只占有北边的三分之一,
南边三分之二则属于俄罗斯所有。所以,兴凯湖是中俄两国之间的界湖。
而在早先,整个兴凯湖可都是我们的呀。还不是在清朝时美丽的兴凯湖多一半被强迫割出去了的。
兴凯湖面积有多大
兴凯湖由大、小两湖构成。大袜信银湖横无告宴际涯,若大海一般烟波浩淼;碧波万顷;小胡像一位温柔的少女,紧紧依偎在大湖旁,平静幽和,芦花荷影。大湖是宝葫芦坦喊形,北宽南窄,总面积438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5米。小湖面积为14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两湖中间由一条延绵百里,高10余米,宽数十米至百米的天然沙岗分隔着。沙岗俗称湖岗,岗上苍松翠柏、草木葱茏,一派原始生态。
谁能介绍一下去兴凯湖旅游的路线和景点啊
兴凯湖分大湖和小湖前世,大湖面积有4千多平方公里,对面是俄罗斯,中国仅占1/4强点,小湖在中方。兴凯湖的旅游景点可大致分为3段;西段为挡壁镇,有密山口岸,王震将军纪念馆和公园,是购买俄罗斯商品、了解开发北大荒历史的好地方,只是人工雕琢的痕迹很重。中段是兴凯湖养殖场,有博物馆、国家级的湿地公园,公园里有栈桥,可近距离的接触湿地动植物。在不远处的新开流有新建的观景平台和观鸟台,可从高处领略大湖小湖的风光,也可乘游船在小湖里静静的游荡。沿湖岗继续往东走有野生的杏林,每年的5月中旬是花期,号称十里杏花。有第一、二泄洪闸,沿途也可以看到秀美的兴凯湖松,目前此树还不能人工栽培,而且离开湖岗不能存活。再往东散悔者就是东段的龙王庙,它是兴凯湖唯一的出水口,叫松阿察河,是著名乌苏里江的源头,也是与俄罗斯的界河。保持着湿地的原始生态,每年吸引大批的科学家前来考察。要想游玩的话,新建的中国科学院兴凯湖湿地生态研究站就冲薯在兴凯湖养殖场,可住可吃,价钱也不贵哟。
兴凯湖的“隐患”,引进银鱼成了主角!为何白鱼靠放流才能生存?
在我国最北方,有着这样一处 旅游 景点,它是一个湖,特别的是,这湖是交界湖。它了解着中国与俄罗斯,名曰:兴凯湖!
兴凯湖最早的时候可不是交界湖,在清初时期,它可是完全属于中国的,本可以成为我国最大的一处淡水湖。奈何在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以后,它就成了一处界湖。
兴凯湖分大小两个湖,大湖南北长达100多公里,东西宽达60多公里,面积438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69米,最深处10米,总储水量约240 260亿立方米;小湖又名达巴库湖,南北宽4.5公里,水位相对来说要比大湖高上一些!
兴凯湖是中俄边界最大的湖泊,水域面积4380平方公里,其中1280平方公里在鸡西市密山境内。兴凯湖水资源丰富,最为出名的当属 大白鱼 (翘嘴红鲌) 和白虾了, 当然除了这两大特色,四大家鱼、鲫鱼、鳌花也是非常有名的!
不过随着历年中俄双方的不断捕捞,兴凯湖的渔业资源也呈现出了匮乏之像,所以,为了保护兴凯湖内的鱼类资源,每年6月6日至7月20日就成了兴凯湖的禁渔期。
兴凯湖的大白鱼最大特点:色白如玉,个头重(最大可达到10公斤左右),体形颀长,鳍尾发达,以善游著称。且兴凯湖大白鱼肉质鲜嫩和乌苏里江中的鲑鱼,绥芬河中的滩头鱼并称“边寒三珍”毁握。
但随着历年来的捕捞量加剧,兴凯湖的白鱼数量在急剧下降。严重的时候,甚至都到了“濒危”的状况。为了延续白鱼的种族繁衍,助于恢复兴凯湖的生态。
在2002年成功完成“大白鱼”的人工孵化,相关部门开始实施增值放流行动。截至2021年,密山市已经向兴凯湖水域投放了各种经济鱼类7000余万尾,其中“大白鱼”鱼苗达到了450多万尾。
有人说超限捕捞是造成鱼类繁殖跟不上节奏的最大因素,其实不然!
兴凯湖白鱼之所以会呈现匮乏现象,捕捞只是其中一小方面。真的的原因,还是“外来鱼种入侵”所致。
兴凯湖因地里环境,气候等因素。现如今已然成为了世界上,为数不多没有被污染的大型淡水湖泊之一。
正因为水质较好,为了提高渔业资源经济。兴凯湖引进了颇具局扮经济价值的银鱼,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银鱼一度成为了我国的主要经济鱼种。单银鱼捕捞量,就当时太湖、鄱阳湖地区带来了相当大的经济收益。
大银鱼: 动物尖头银鱼、长鳍银鱼的全体。银鱼又称银条鱼、面条鱼,大银鱼为无胃型凶猛鱼类,最大可长至15厘米!
银鱼是极富钙质、高蛋白、低脂肪食的鱼类,基本没有大鱼刺,适宜小孩子食用。据现代营养学分析,银鱼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之特点。并且银鱼不去鳍、骨,属“整体性食物”,营养完全,利于人体增进免疫功能和长寿。
为了初步试验,相关只是在小兴凯湖作为试验点,以此来验证可行度。
奈何,令人想不到的是,大银鱼在小兴凯湖夭折了。至此,相关部门也就彻底放弃了大兴凯湖银鱼引进计划。
但是,老话说的好“有心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汛期到来,小兴凯湖排水泄洪,湖中残留的大银鱼最终流入大湖。
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大银鱼在大兴凯湖扎根繁殖,并且大量繁殖,已然有了泛滥的苗头。
在大银鱼入驻以后,湖区的白鱼数量就开始急剧下滑。从上世纪80年代的开始,兴凯湖总捕捞量中有80%来自白鱼。到了2010年间,银鱼成了主要的捕捞经济来源,其中银鱼捕捞量比为36.4%,而白鱼却仅仅只有7.7%。桐余灶
大银鱼自从进入兴凯湖以后,为了生存繁殖,不断的蚕食这湖区的小鱼小虾,甚至于鱼卵。
也正是这些原因,大银鱼彻底上位,妥妥的成为了兴凯湖的“一哥”。
因为银鱼本身较小,且身体细长,为了捕捞。渔民就使用一种高密度的渔网进行作业,这种网的类型也就和如今的“绝户网”有些类似。
高密度网的捕捞下,虽说能成功将银鱼捕捞上来,但变相的也伤害到了其他鱼种的鱼苗,甚至幼鱼。这也多少为兴凯湖其他鱼种的生存,蒙上了一层阴影!
兴凯湖银鱼引进计划,虽然可以更好的提高当地的渔业经济。但是,还计划就相当于一把“双刃剑”,经济价值提高了,但是,对于兴凯湖本身的生态平衡带来了破坏性。
而兴凯湖白鱼数量的急剧下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如果不是增值放流,白鱼生存于兴凯湖的日子,也就差不多到头了。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大银鱼就可能发展成为兴凯湖的“入侵物种”,湖区的生态环境形势堪忧啊!
对于兴凯湖白鱼,银鱼,你们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大湖中的小湖是什么
大湖很大,面积4380平方公里,小湖很小,面积140平方公里。大小很好区分。
兴凯湖是在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境内,兴凯湖被一条自然形成的沙提分搭键成耐枝雹大小两个湖区,小湖水位比大湖稍高,有大片湿地,大湖是中俄两国界湖。
两湖之间昌帆隔着一条长约90公里、宽约1公里的天然湖岗。在大兴凯湖这边,风吹得湖面波浪滔天。但是到了沙冈,风被挡住了,小兴凯湖湖面平静。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兴凯湖大湖小湖怎么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