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与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人物
关羽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忠义智勇兼备的人物形象,这就是为什么在三国中战将如云,而独有关羽被称为“绝伦逸群”①,与曹操、诸葛亮并列为“三绝”②的原因。也是他被历代仁人志士奉为修身、厉志、敬业的人生楷模所在。
一、 忠贞神勇、义薄云天
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关羽富有特殊的气质和精神。是作者热烈颂扬的英雄人物,也是写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从他的外表到内心,无不闪烁着与众不同的英雄气度。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就《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说过:“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至欲显刘备之宽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③。鲁迅先生看到了人物性格深层结构的东西。
关羽这一人物形象所具有的“义”,既不同于儒家的“仁义”,也不同于庸俗的“义气”,而是一种具有崇高、正义、神勇、刚直意义的“义气”——正义之气。具体表面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豪气冲天、一身正气
关羽一出场便显出英姿勃勃、豪气冲天之威。“身长九尺三寸,髯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若抹朱,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他之所以逃难江湖,是因为仗义为民除害,杀了倚势欺人的豪霸。这正是一个忠义神勇的大将军的形貌。在有关关羽的情节中,凡有可能,都要描写他的威武形貌,把他身著绿袍、坐下赤兔马、手持青龙刀,作为一个整体多次描绘,并塑造出一个富有我们民族审美特征的英雄形象。
关羽与刘、张结义起事时就立下誓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在当时,群雄并起,天下纷争。“上报国家”的具体内容就是匡扶汉室。他对于有心篡汉的“贼臣”义愤填膺,表现了对邪恶行为的不可容忍。“许田围猎”中关羽的表现便是生动的证明。第二十回写曹操“引十万之众,与天子猎于许田,操与天子并马而行,只争一马头,”在射猎时——
转过土坡,忽见荆棘中赶出一只大鹿。帝连射三箭不中,顾谓操曰:“卿射之。”操就讨天子宝雕弓、金鈚箭,扣满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群臣将校,见了金 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踊跃向帝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声。玄德背后云长大怒,剔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提刀拍马便函出,要斩曹操。玄德见了,慌忙摇手送目。关公见史如此,便不敢动。玄德欠身向操称贺曰:“丞相神射,世所罕及!”操场笑曰:“此天子洪福耳。”乃回马向天子称贺,竟不献还宝雕弓,就自悬带。围场已罢,宴告族于许田;宴毕,驾回许都。众人各自歇。云长问玄德曰:“操贼欺君罔上,我欲杀之,为国除害,兄何止我?”玄德曰:“‘投鼠忌器’。操与帝相离只一马头,其心腹之人,周回拥待;吾弟若逞一时之一怒,轻有举动,倘事不成,有伤天子,罪反坐我等矣。”云长曰:“今日不杀贼,后必为祸。”
在关羽看来,曹操如此“欺君罔上”,就应诛杀。为国除害,毫无妥协可言,这种对邪恶势力的仇恨与斗争,就是正气的表现。
2、 忠贞不二、贫 *** 不移、富贵不淫
关羽被历代视为“重言诺、讲信义”的典范,“一言九鼎”的化身。主要在于他对刘备的忠贞不二,处世处事知恩图报,可谓义薄云天。这点在“下邳被围”和“千里寻兄”中得到了极大的渲染和深刻的表现。
关羽虽是武将,但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在极其危险的处境中仍表现出大义凛然的精神状态。关羽在下邳城外被曹军围困,曹操派张辽前来说降,而关羽则慨然表示:“吾今虽处绝境,视死如归!”最后,张辽以“兄今即死,其罪有之。”说服关羽,而关羽则以三事为约:
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
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
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
这三事,首言归汉,次言保嫂,末言寻兄,既有原则,又有策略;把降汉不降曹列为首事,正表明关羽即使在如此危急的时刻依然坚持正义,毫无妥协。而当时,为了保护二位嫂夫人,为了等待刘备的消息,他橘友芦必须留下来,因此降汉不降曹之说是当时唯一可以采取的立场。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暂归曹操之后,关羽无一日不思寻兄,确确实实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尽管曹操爱他英勇,百般殷勤,三日小宴,五日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赠锦赐马,令其面帝封寿亭侯。但这一切都不能动摇关羽的意志。曹操之所以一心要收服关羽,除了欲得一将之外,也包涵了对关羽的爱慕与折服。毛宗岗说:“曹操一圆带生奸伪,如鬼如蜮,忽然遇着堂堂正正,凛凛烈烈,皎若青云,明若白日一人,亦自有珠玉在前,觉吾形秽之愧,遂不觉爱之敬之,不忍杀之。此非曹操之仁,有以容纳关公,乃关公之义,有以折服曹操耳。”(第二十六回评)。这种解释未必完全正确,而作为一种分析,也还是确认了关羽之言行的确有一种精神的威力,一种不可侵犯的气势。
虽然关羽也感谢曹操的恩德,但他不会背弃刘备。他说:“新恩(指曹操对他的礼遇 )虽厚;旧义(与刘备的恩义)难忘。”而且关羽恩怨分明、知恩图报,表示要“立功以报曹公,然后去。”于是发生了斩颜良,诛文丑的情节,而后华容道一节也可说是关羽“义”的延续。关羽的千里寻兄,是他忠贞不二的具体体现。面对张辽的游说,曹操的利诱,关羽明白而坚定的地表示:“吾受刘皇叔厚恩,誓以共死,不肯背之。”张辽说:倘玄德已弃世,公何所归乎?关羽斩铁截铁地回答:“愿从于天下!”按封建道德标准来说,关羽如此忠于刘备,当然是非常崇高的,而这种情意在曹操与张辽面前不加丝毫的掩饰更表现出非凡的坦荡,令人肃然起敬。他明知从许昌出发保护二位嫂嫂,投奔刘备,一路上要经历很多艰难,但为了寻兄,一切置之度外,毅然前往。所有这一切,都非常生动地表现了关羽的气度、精神,使这一位将军与其他武将有了极大的不同,显示出“绝伦逸群”的独特性。
关公看书毕,大哭曰:“某非不欲寻兄,奈不知所在也。安肯图富贵而背旧盟乎?”
震曰:“玄德望公甚切,公既不背旧盟,宜速往见。”关公曰:“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
非君子也。吾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吾今作书,烦公先达知兄长,容某辞却曹、
操,奉二嫂来相见。”震曰:“倘曹操不允,为之奈何?”公曰:“吾宁死,岂肯久留于
此!”震曰:“公速作回书,免致刘使君悬望。”关公写答云:
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羽自幼读书,粗知礼义,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尝
不三叹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内无积粟,外无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
首捐躯,致负所托;故乐暂且羁身,冀图后会。近至汝南,方知兄信;即当面辞曹公,
奉二嫂归。羽但怀异心,神人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惟照鉴……
关羽暂归曹操时,有三事之约,离开曹操,有数次辞别,不得见,又修书辞别。的确“来得明白,去得明白。”光明磊落。真可谓忠贞不二,义重如山。
3、 神勇无敌,尽显英雄本色
非凡超群的武艺是构成关羽这一英雄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对关羽的武功也备加推崇,虽不能说是天下第一,但绝对是超一流的,关羽的神勇主要表现在神速迅猛和智勇兼备两方面。小说突出描写关羽的神勇,围绕着塑造关羽的形象,构成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情节。诸如温酒斩华雄,于千军万马中取颜良文丑之首,闯关斩将,单刀赴会,罾口川淹七军。从多侧面多角度刻画关羽的武艺高强,善于谋略,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威武英俊的豪杰。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
飞身上马。众诸候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场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
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
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关羽的武艺与连斩四将、令诸候胆寒的华雄根本不是势均力敌,而是远胜于华雄。白马坡前的斩颜良之战,更是惊人。简直是一刹那间的电闪雷鸣——颜良这位被袁绍称为是足以拒华雄的上将,就这样命送黄泉。关羽的“神速”,不是空穴来风,是他高超武艺的自然流露。当然作为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绝非只有匹夫之勇,关羽的谋略在“千里走单骑,单刀赴宴,水淹七军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且看单刀赴宴一段:
周仓在阶下厉声言曰:“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岂独是汝东吴当有耶!”云长
变色而起,夺周仓所捧大刀,立于庭中,目视周仓而叱曰:“此国家之事,汝何敢多言
!可速去!”仓会意,先到岸口,把红旗一招。关平船如箭发,奔过江东来。云长右手
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佯推醉曰:“公今请吾赴宴,莫提起荆州之事。吾今已醉,恐
伤故旧情。他日令人请公到荆州赴会,另作商议。”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
吕蒙、甘宁各引本部军欲出,见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恐肃被伤,遂不敢动。云长
到船边,却才放手,早立于船首,与鲁肃作别。肃如痴似呆,看关公船已乘风而去。
情节是简单的,而气氛是紧张而惊险的。在这里关羽大无畏的精神威严的气势、巧妙的安排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罾口川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刀斩庞德、更是将关羽的大智大勇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关羽名震华夏,孙曹胆寒,在此不作赘述。
战场上的神勇与战场外的英雄气概、超人的顽强意志,相得益彰,使得关羽这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尽显英雄本色。刮骨疗伤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将这一形象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力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
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
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
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
二、 刚愎自用,因小失大
当然,作为封建时代的英雄,关羽亦非完美无缺。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位的提高,他的缺点逐渐显露出来。作品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他自高自大,刚愎自用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正因为他的骁勇善战、智勇双全、义薄云天,使之威震华夏。也因此而使他居功自傲,刚愎自用。最终导致他因小失大,给蜀汉事业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对内居功自傲,争强好胜,不善于与周围人处好关系。对外缺少长远战略眼光,优柔寡断,甚至粗暴无礼。释敌酋,失盟友,丢了身家性命,害了一兄一弟,败了蜀汉帝业。可见他虽忠勇无双,但却无深谋远略,只能是以其忠义勇传世,而不能具有政治家、战略家之远见卓识。
先看其对内争强好胜、不睦人情这一点。第三十五回中关羽听说刘备收了马超,并知道马超武艺高强,于是就要从荆州入川来与马超比试高下,幸诸葛亮致书说服才免此举。此事并非虚构,在《三国志关羽传》中亦有记载:
关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马)超人才可谁比类 。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马超)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指汉高祖的大将黥布、彭越)之徒,当与益德(张飞)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④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同样,当刘备做了汉中王,封 张、赵、马、黄并列为“五虎大将”时关羽不服气。(七十四回)诸葛亮的信中和费诗的话中均肯定了关羽高于其他几个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关羽的高傲心理,才使他取消自己不合理的要求这一点。这一点与其兄刘备较之逊之千里。(当初,刘备面对追兵,虽身陷险境,却不忍丢弃百姓,携民渡江,至今被传为佳话,同样为了笼络大将赵云的心,他甚至不顾亲身儿子阿斗的安危,这种胸襟、气度、深谋远虑的确是世间少有。)
再看华容道一节。
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曰:“昔日关某
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
公?”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
知瘐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
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
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
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多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
于地。云长回身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
,并皆放去。
在这里,“义”已经束缚了关羽的正常思考与行动。报恩的思想、旧日情义,使关羽模糊了最起码的敌我界线。华容道义释曹操,把困窘的敌酋放走,固然使得关羽的“义”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连不太推崇《三国演义》的王国维,也承认“叙关壮缪(即关羽,追谥壮缪侯)之释曹操,则非大文学家不办”⑤(《文言小言》)……。但是,此处也暴露关羽的致命弱点,他因旧情而忘却了孙、刘两家所付出的千军万马的 代价,在大是大非面前,犹豫不决,错失良机,着实是得不偿失,因小失大。他自知华容道事关吴蜀大局,来前与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且他与曹操的对话亦曰:“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但在公私之间,他犹豫不决,似乎斩杀了曹操,则会使自个儿的“义”受到蒙蔽,可以说他是为了自己弃吴蜀大业于不顾。放了曹操等人,又不便向军师交待,其实如此重大之策,军师早有定夺,且反复交代,惟恐关羽见恩而“义”。此时的关羽,已不再是许田围猎之时的他了,他已过多地顾虑到个人的声誉得失,而将“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置于己后,可以说,他已被英雄主义冲昏了头脑,完全没有了大将之风。
再看失荆州一段,关羽气盛高傲,不讲策略,背弃了刘备与诸葛亮共同制订的联孙抗曹的大政方针,擅自专行,拒绝东吴使者的友好,破坏了联合战线。东吴向关羽“求亲”,遭到他粗暴无礼的拒绝(“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使得自己陷于被动局面,也促使孙权下定决心要取荆州。再者,随军司马王甫 曾让关羽多多提防东吴取荆州,而关羽由于高傲,压根儿看不起东吴,根本不把王甫的话放在心上,仅多设烽火台而已,导致失荆州走麦城。由此可见,关羽虽有大将之能而无王相之才。
而荆州之失也可看作是蜀汉事业的转折点。且不说荆州之丰裕富足,先看它作为军事要塞的一面。荆州是屏障,抵御了敌人的进攻,保证了蜀汉人民的安宁;同时,它也是入口,只有从这打开缺口,才可以进一步入侵内地。失去荆州,在战略位置上,蜀国已陷于被动。再看,荆州之失,关羽之死,使得张飞、刘备悲痛欲绝,为了报仇,丧失了理智,忘记了联孙抗曹之基本路线,先后辞世。蜀汉王国从此一蹶不振,每况愈下。虽有诸葛亮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便最终未能避免亡国的悲剧。可以说,关羽的刚愎自用,高傲自大,不仅仅是害自己丢了性命,他还是杀害刘备、张飞这一兄一弟的间接凶手,也对蜀汉事业造成了巨大的、不可弥补的损失。可以说,关羽对蜀汉王国的衰败,难辞其咎,害己害人害国,其悲剧命运可叹、可悲。《三国演义》这部巨著成功地向我们展示了关羽不断成长、成熟直至走向毁灭的全过程。
三国名将关羽的资料介绍
关羽的资料
在《前将军关壮穆侯祖墓碑铭》中写到,关羽生于公元160年,卒于公元220年,享年60岁。关羽,字云长,子啊山西运城出生。关羽一生忠肝义胆,被后人称为“关公”和“关帝”。关羽的祖父名为关寅,有书籍记载关羽的祖父常用《春秋》和《易经》其中的道理来教育后世。
关羽剧照
关羽的父亲名为关毅,关毅特别孝顺,关羽的祖父去世后,关毅为父亲关寅守孝三年。守孝完毕后,才娶妻生穗正键下关羽。关羽的妻子清饥为胡氏,和关羽成婚后,生下关平、关兴等四子一女。关羽早年年因犯事离开了家乡,随后因结识了刘备和张飞等人。三人因有远大的报复而将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关羽和刘备、张飞认识后,先跟着刘备投靠了公孙瓒。后来,刘备受到袁术和吕布合力讨伐,兵败投靠了曹操。在曹操军营中,关羽立下很多战功,成为曹操器重的人才之一。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后,便不顾曹操的阻拦前去投靠刘备。关羽凭借精湛的武术,成为刘备的得力助手,先后帮他攻下徐州等地。
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时,曹操战败,刘备在汉中称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随后,关羽率兵北上,在夺取襄樊等地之时,被曹操和孙权联合围剿。关羽兵败退至麦城,最后被孙权所杀。
后来,关羽的故事也被写入《三国演义》中,从多个方面展示了关羽忠肝义胆骁勇善战的一生。
历史上真正的关羽
关于这个名字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不能算作是陌生。他虽然不是和我们出生在同一个年代,生活在同一个时期,但是关于他的故事我们却是从小听说。在小说之中,他是一个英勇无畏,有着高强武功,他的胆识过人,但是,却还是有着缺点,那就是太容易骄傲了。
关羽像
在历史书籍的记载中,就是由于他的过于自负,自视过高,所以才会使得他最后败走麦城。当然了,这是书籍的记载中对他的评价,但是事实上他是一个这样的人,我们并不知道,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猜巧一下真正的他吧!
关羽原本出身于一个文人家族,但是由于身处于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样的家族注定是不能够长久的。事实也果然如此。再他的家族败落之后。他就离开了,开始了他的江湖之旅,而真正要说有关于他的流传世纪的故事是开始于他和张飞、刘备的桃园三结义。后来他由于被 *** ,在路途之中,为了维持温饱,一路上靠着卖枣为生。所以算下来,关羽也算是一名小小的商人,虽然他做的不成功。
而在关于他的小说中,关羽所使用来对抗敌人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可是事实上这确实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在他所处的年代是还在没有大刀出现的,这是后来的人们才想出来的武器。在那个时候,关羽用的最有可能的就是砍刀了。而对于人们所说的关于关羽是由于过于骄傲自满才使得他最后失败,关于这点,我觉得倒是可信的。因为他确实因为骄傲得罪了不少人,不是都说失道者寡助吗,所以他才会失败。
关羽是干什么的
《三国演义》我们都不陌生,尤其是对于里面的诸多有着讲诉兄弟情义,侠肝义胆的片段甚至是耳闻能详。其中关羽其中的桃园三结义就是一个让世人所熟知的片段。
关羽像
桃园三结义这一篇章讲述的是关羽,张飞和刘备三个人之间因心心相惜所以义结金兰,成为拜把子兄弟。我们都知道,在这以前,他们都是没有什么名气的人,过着在普通不过的生活。他们三个人的传奇人生也是从桃园三结义而开始的。
之前,张飞是一个杀猪匠,而有着三顾茅庐称号的刘备也只是一个编篮子卖的人而已。他们都是以这样最普通的方式维持生活。我们已经知道了张飞和刘备是干什么的,那么关羽在桃园三结义之前又是做什么的呢,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
事实上,关于关羽之前到底是干什么的这件事书籍之上并没有记载。不过从他的一些表现上我们还是可以知道他是做什么的。
关羽原本出生在文人世家,不过在那个时代,文人是不容易生存的。而且我们也都知道在后来逃亡的时候,关羽没有钱,他就一路的卖枣子。我们也都知道同时在逃亡,那么他自然是不会像其他的那些正规的小贩一样去进货了,当然了也不会去抢,这不是明显的暴露身份吗。所以他就只能自己去打,而他所打的枣子自己在拿去卖,由于是自己打的,这是属于无本的买卖,就算是没有当商人潜质的关羽,也还是让自己混了个温饱。所以关羽的职业就是卖货郎。
关羽故里
据文献记载,《三国演义》中一代豪杰关羽的家乡为山西解梁县,位于晋绥一带,今山西省西南部的运城盆地,史称“河东”地区,自古就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关公铜像图
由于这片土地土质肥沃、阡陌纵横、交通便利,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且山西民风彪悍,历朝历代都出过不少英雄豪杰。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军阀阎锡山雄霸一方,晋绥军兵强马壮,且拥有自己的兵工厂,实力当可与蒋介石的中央军相抗衡。正因为晋中大地上曾孕育出关羽这般被誉为义薄云天的英雄豪杰,因而即便历史的车轮已转过千年光景,造型威严的关公铜像依然矗立在这里的寺庙宗祠内,成为弘扬关公文化、宣传山西风物的一张人文名片。
据悉,关公故里的著名关公铜像为《夜读春秋》青铜雕像,整尊坐像从底座到雕像共分五层,由下而上层层递减呈,别出心裁的金字塔状令人叹为观止。该铜像雕工细致,用料纯正,是一尊凝聚了无数工匠心血的传世瑰宝。夜读《春秋》的关公神态端庄,目光炯炯。丹凤眼、卧蚕眉的脸部特征极大地还原了史料所载。三缕长须捋于胸前,栩栩如生,将一代战神的威风凌凌与潇洒俊逸刻画得淋漓尽致。
此外,雕像的衣物纹饰皆精雕细,浑然天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该铜像作为山西文物代表郑重向世人展出,忠义仁勇与崇和尚德的关公精神受到海内外人士的普遍赞誉,同时山西的关公文化和青铜文化也得以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历史上关羽的武器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武器是什么?众所周知,是青龙偃月刀,关公提着这柄沉重的长柄大刀,乘坐骑赤兔马千里走单骑的故事自古流传,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最为经典的古代大侠形象。然而,真实的历史是否真是如此呢?一个体重不少于一百三十斤的成年男子,携带一柄重量不下八十斤的长柄大刀,策马而行,这样的情景在三国时期果真出现过吗?现代科学考证的结论,大抵是子虚乌有吧。
关羽剧照
其实长柄大刀在东汉末年尚未出现,这种兵器最早出现在隋朝,盛行于唐宋时期,因其分量沉重,不易携带,因而在两军交战的情况下多半不使用,至多是作为仪仗队或军队操练时使用的兵器。
在冷兵器时代,一般而言,战场对敌时使用的武器,要以轻便趁手,利于使用者发挥武艺为大原则,所以,就这一层意义上来说,青龙偃月刀虽符合英雄人物的 *** ,却未必适用于战场对敌。
例如,《三国志关羽传》中有关于关羽阵前斩颜良的一段记载:“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通过这个“刺”字,不难窥见关羽所使用的兵刃,绝不可能是如青龙偃月刀这般的“重型武器”,反而比较有可能是短刀或矛之类的轻便武器,是以,关公与青龙偃月刀的故事,多半是后人杜撰的吧。
新版三国关羽扮演者
新版《三国演义》上映之前就引起了多方关注,一经搬上银幕,果然如预期的那样掀起了收视 *** 。在众多角色之中,关羽的扮演者于荣光的表现,可谓可圈可点,在他的精彩演绎下,一代战神关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连之前对该版新编三国持怀疑态度的观众,也被他的精湛演技所折服。
新版三国关羽剧照
于荣光出生于北京的梨园世家,是一位武术功底十分深厚的演员,他出道很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成名,与大陆、港台及国外的许多武打明星都有过合作,笔者至今犹记小时候看过的经典电影《东瀛游侠》、《古今大战秦俑情》、《代号美洲豹》等精彩大片中,都有他的身影,他亦正亦邪的荧幕形象,及潇洒利落的武打身手,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笔者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武打迷,看过众多不同时期的武打片,对于荣光最初的印象是从他与笔者所喜爱的诸多武打女星合作开始的。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香港武打电影已发展至鼎盛,捧红了杨丽菁、李赛凤、胡慧中等诸多武打女星,就连久负盛名的日本武打明星大岛由加利也漂洋过海前来加入香港打女阵营,以出色的演技和生猛的拳脚促进香港武打电影市场的繁荣。在这期间,于荣光与这些“打女”合作,先后拍摄了不下二十部武打电影,至今依然为粉丝所津津乐道。此次出演新版《三国演义》中关羽一角,对于荣光来说,无疑是演绎生涯的又一次挑战,可喜的是他通过实力再一次证明,良好的演技及高度的敬业精神,必然会获得观众的认可。
三国的风云人物 英雄爱三国关羽详细介绍
作为三国的风云人物,拥有“第一武圣”之称的关羽,各种英雄事迹真是数不胜数。虽说是个硬汉武将,但是关二爷他也是有自己的行为美学的~所以在九宫格中,我们的关二爷就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
人物生平
关羽又被称为“美髯公”。早年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因而虽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关羽仍然借机离开曹操,去追随刘备。随着赤壁之战刘备势力逐渐壮大后,关羽长期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与曹仁之间的军事摩擦中逐渐占据上风,随后水陆并进,围攻襄阳、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关羽威震华夏碰行,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关羽锋锐的想法。但随后东吴孙权派遣吕蒙、陆逊袭击了关羽的后方,关羽又在与徐晃的交战中失利,最终进退失据,兵败被杀。
武将技能
一级:无
二级:【警戒】—率先对放置与自己相邻的敌军发起进攻
*** :无
四级:【武圣】—若被自己攻击的单位数量为1,则将其退后一个或自己退后一格
五级:【犬子】—被翻面前,召唤【关兴】替换自己
武将技能分析
四围中,上、左极强的“武圣”关羽,更佳的放置位置就是右下角的9号位。二级后,获得第一技能【警戒】的关羽,在面对敌方卡牌时也能享有一定的优先权,获得优势。在四级后,关羽获得第二技能【武圣】,该技能将与【警戒】技能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连锁,使关羽的技能得到更充分地发挥。当关羽满级后,将获得第三技能【犬子】。这个技能确保了笑正哗即使在被攻击时失利,也不会让强大的关羽落入敌军之手。
注意点:“武圣也有武将必有的弱点”
在满级前的关羽,因为没有【犬子】技能的替代效果,依旧摆脱不了四围中的弱势清早方向。甚至在没有【警戒】技能的时候,【奇袭】、【谦逊】、【点破】等技能,依旧会给关羽带来不小烦恼。
三国的关风的爸是谁
楼主哈 是关凤不是关风 三国里没有雹宴关风找个人 关凤是《三国群英传》系列等三国题材游戏中登场的人物之一,其历史原型为关羽的女儿。据史书记载,孙权曾经派使者向关羽请求通婚,希望关羽能将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但关羽却对使者大加辱骂,因而惹答肆穗得孙权大怒。在大多数民间传说中,关羽的女儿被称作“关银屏”。清卜
蜀国有哪些人物
问题一:三国人物蜀国有哪些人 刘备:糜贞,甘倩,刘禅,刘理,刘莹
关羽:关兴,关索,关风,关平
张飞:夏激者首侯涓,张苞,张莺莺,张燕燕
赵云:赵统,赵广,赵葳
黄忠:黄舞蝶
马超:芙蓉,马琳
诸葛亮:黄月英,诸葛瞻,诸葛芸
姜维:姜霞
关兴:关统
吕布:吕雯
文丑:文蕊
马腾:马超,马岱,马铁,马休,马琳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病死于军中,时年54岁。
诸葛瞻,字思远,亮子,行都护卫将军。临阵战死,时年37。
诸葛尚,瞻长子。与父亲一起战死涪城。
诸葛京,瞻次子。
诸葛均,亮弟,长水校尉。
诸葛乔,字伯松,瑾次子,驸马都尉。
诸葛攀,乔子,行护军翊武将军。
诸葛显,攀子。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前将军,假节钺,壮缪侯。被东吴偷袭兵败被杀。
关兴,字安国,关羽子,侍中、中监军,壮缪侯。
关统,兴子,官至虎贲中郎将,壮缪侯。
关彝,兴庶子,彝壮缪侯。
关平,羽义子。与关羽一起被杀。
张飞,字翼德,涿郡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桓侯。被部下张达、范强暗杀。
张苞,飞长子,桓侯。
张遵,苞子,尚书。
张绍,飞次子,侍中、尚书仆射,桓侯。
马超,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威侯。
马岱,马超弟,平北将军,陈仓侯。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后将军,刚侯。
黄叙,忠子。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镇军将军,顺平侯。
赵统,虎贲中郎,督行领军,顺平侯。
赵广,牙门将。随姜维出征沓中,临阵战死。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司马徽称他为南州士之冠冕。军师中郎将,关内侯。围攻雒县,为流矢所中,时年36。
庞宏,字巨师,统子,涪陵太守。
庞林,统弟,荆州治中从事。随黄权投魏。
法正,字孝直,右扶风人,尚书令、护军将军,翼侯。
法邈,关内侯,奉车都尉、汉阳太守。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善于评价人,太傅。
许钦,靖子。
许游,钦子,尚书。
陈祗,字奉宗,汝南人,许靖兄外孙,侍中守尚书令,加镇军将军。
陈裕,祗子,黄门侍郎。
吕义,字季阳,南阳人,尚书令。
吕辰,义子,成都令。
吕雅,义次子,有文才,著《格论》十五篇。
麋竺,字子仲,东海朐人,安汉将军。
麋威,竺子,虎贲中郎将。
麋照,威子, *** 监。
麋芳,字子方,东海人,南郡太守。降吴。
孙乾,字公佑,北海人,从事中郎,秉忠将军。
简雍,字宪和,涿郡人,昭德将军。
伊籍,字伯机,山阳人,昭文将军。
秦宓,字子敕,广汉绵竹人,大司农。
夏侯纂,广汉太守。
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掌军中郎将。
董允,字休昭,和子,侍中守尚书令。
董宏,允孙,晋巴西太守。
刘巴,字子初,零陵阳人,尚书令。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马良眉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其兄弟五人被称为“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左将军掾,夷陵之战中阵亡,36岁。
马秉,良子,骑都尉。
马谡,字幼常,良弟,为人言过其实,绵竹成都令,越希太守,街亭之战失误,被斩,39岁。
陈震,字孝起,南阳人,卫尉,城阳亭侯。
陈济,震子,城阳亭侯。
孟达,字子敬,宜都太守。
彭漾,字永年,广 *** ,阳江太守。
廖立,字公渊,武嫌岩陵临沅人,长水校尉。被流放汶山郡。
李严,字正方,南阳人,骠骑将军,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因误军机流放梓潼郡。
李丰,严子,朱提太守。
刘琰,字威硕,鲁国人,固陵太守,都乡侯。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孔明死后与杨仪不和被杀。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有才干,丞相参军长史,绥……
问题二:蜀国有哪些女人物? 楼主这个问明数题有点难回答,蜀国的女人何其多也。不过在三国演义中比较著名的也就那么几个~
首先,刘备的女人:甘夫人,穆夫人、糜夫人,然后是孙尚香。
其次关羽有女关凤(关羽之妻没多介绍)
张飞之女,后来的张皇后姐妹。
黄忠也有女
赵云之妻樊氏。
马邈妻李氏,马降魏,李氏自尽。(这个李氏,在演绎中评价不错)
魏延妻女在兵败被杀~!
还有一个是叫刘安的猎户杀妻招待刘备,这个可怜的女人连姓氏也没留下,就这么成为刘备口中的“狼肉”。
诸葛亮之妻黄月英,就不多说了
问题三:蜀国有哪些人物? 刘备:糜贞,甘倩,刘禅,刘理,刘莹
关羽:关兴,关索,关风,关平
张飞:夏侯涓,张苞,张莺莺,张燕燕
赵云:赵统,赵广,赵葳
黄忠:黄舞蝶
马超:芙蓉,马琳
诸葛亮:黄月英,诸葛瞻,诸葛芸
姜维:姜霞
关兴:关统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病死于军中,时年54岁。
诸葛瞻,字思远,亮子,行都护卫将军。临阵战死,时年37。
诸葛尚,瞻长子。与父亲一起战死涪城。
诸葛京,瞻次子。
诸葛均,亮弟,长水校尉。
诸葛乔,字伯松,瑾次子,驸马都尉。
诸葛攀,乔子,行护军翊武将军。
诸葛显,攀子。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前将军,假节钺,壮缪侯。被东吴偷袭兵败被杀。
关兴,字安国,关羽子,侍中、中监军,壮缪侯。
关统,兴子,官至虎贲中郎将,壮缪侯。
关彝,兴庶子,彝壮缪侯。
关平,羽义子。与关羽一起被杀。
张飞,字翼德,涿郡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桓侯。被部下张达、范强暗杀。
张苞,飞长子,桓侯。
张遵,苞子,尚书。
张绍,飞次子,侍中、尚书仆射,桓侯。
马超,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威侯。
马岱,马超弟,平北将军,陈仓侯。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后将军,刚侯。
黄叙,忠子。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镇军将军,顺平侯。
赵统,虎贲中郎,督行领军,顺平侯。
赵广,牙门将。随姜维出征沓中,临阵战死。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司马徽称他为南州士之冠冕。军师中郎将,关内侯。围攻雒县,为流矢所中,时年36。
庞宏,字巨师,统子,涪陵太守。
庞林,统弟,荆州治中从事。随黄权投魏。
法正,字孝直,右扶风人,尚书令、护军将军,翼侯。
法邈,关内侯,奉车都尉、汉阳太守。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善于评价人,太傅。
许钦,靖子。
许游,钦子,尚书。
陈祗,字奉宗,汝南人,许靖兄外孙,侍中守尚书令,加镇军将军。
陈裕,祗子,黄门侍郎。
吕义,字季阳,南阳人,尚书令。
吕辰,义子,成都令。
吕雅,义次子,有文才,著《格论》十五篇。
麋竺,字子仲,东海朐人,安汉将军。
麋威,竺子,虎贲中郎将。
麋照,威子, *** 监。
麋芳,字子方,东海人,南郡太守。降吴。
孙乾,字公佑,北海人,从事中郎,秉忠将军。
简雍,字宪和,涿郡人,昭德将军。
伊籍,字伯机,山阳人,昭文将军。
秦宓,字子敕,广汉绵竹人,大司农。
夏侯纂,广汉太守。
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掌军中郎将。
董允,字休昭,和子,侍中守尚书令。
董宏,允孙,晋巴西太守。
刘巴,字子初,零陵阳人,尚书令。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马良眉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其兄弟五人被称为“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左将军掾,夷陵之战中阵亡,36岁。
马秉,良子,骑都尉。
马谡,字幼常,良弟,为人言过其实,绵竹成都令,越希太守,街亭之战失误,被斩,39岁。
陈震,字孝起,南阳人,卫尉,城阳亭侯。
陈济,震子,城阳亭侯。
孟达,字子敬,宜都太守。
彭漾,字永年,广 *** ,阳江太守。
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长水校尉。被流放汶山郡。
李严,字正方,南阳人,骠骑将军,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因误军机流放梓潼郡。
李丰,严子,朱提太守。
刘琰,字威硕,鲁国人,固陵太守,都乡侯。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孔明死后与杨仪不和被杀。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有才干,丞相参军长史,绥军将军。因不满地位被流放汉嘉郡,自杀。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
问题四:三国里蜀国有哪些女子 这个问题有点难回答,蜀国的女人何其多也。不过在三国演义中比较著名的也就那么几个~
首先,刘备的女人:甘夫人,穆夫人、糜夫人,然后是孙尚香。
其次关羽有女关凤(关羽之妻没多介绍)
张飞之女,后来的张皇后姐妹。
黄忠也有女
赵云之妻樊氏。
马邈妻李氏,马降魏,李氏自尽。(这个李氏,在演绎中评价不错)
魏延妻女在兵败被杀~!
还有一个是叫刘安的猎户杀妻招待刘备,这个可怜的女人连姓氏也没留下,就这么成为刘备口中的“狼肉”。
诸葛亮之妻黄月英,就不多说了
问题五:三国演义中蜀国有哪些有名人物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后代,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蜀汉昭烈皇帝。 刘禅,字公嗣,后主。自缚投降。 刘永,字公寿,先主子,鲁王。 刘理,字奉孝,后主庶弟,梁王。 刘辑,理子,奉车都尉,封乡侯。 刘胤,理子
问题六:《三国演义》蜀国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蜀国名将:刘备―――普通百姓,靠买草鞋草席维生――解决温饱
梗羽―――通缉杀人犯,靠卖大枣维生――穷
张飞―――普通百姓,靠杀猪维生――小康
赵云―――流浪汉,靠什么维生不清楚,多半是抢劫――解决温饱
马超―――朝廷贵胄后代,靠吃朝廷俸禄――富裕
黄忠―――诸侯手下,靠吃朝廷俸禄――小康
诸葛亮――山野草民,靠种田维生――解决温饱
庞统―――落魄书生,靠辩论演讲来骗吃骗喝――解决温饱
徐庶―――落魄书生,靠街头卖唱来骗吃骗喝――解决温饱
魏延―――诸侯手下,靠吃俸禄――小康
姜维―――魏国武夫,靠吃俸禄――小康
王平―――魏国武夫,靠吃俸禄――解决温饱
廖化―――黄巾小头目,靠抢劫维生――解决温饱
周仓―――黄巾小头目,靠抢劫维生――解决温饱
孙乾―――诸侯手下,靠吃俸禄――小康
简雍―――诸侯手下,靠吃俸禄――小康
张翼―――山贼,抢劫维生――解决温饱
张嶷―――诸侯手下,靠吃俸禄――解决温饱
李严―――诸侯手下,靠吃俸禄――小康
问题七:三国演义蜀国全部的人物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后代,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蜀汉昭烈皇帝。
刘禅,字公嗣,后主。自缚投降。
刘永,字公寿,先主子,鲁王。
刘理,字奉孝,后主庶弟,梁王。
刘辑,理子,奉车都尉,封乡侯。
刘胤,理子,哀王。
刘承,胤子,殇王。
刘封,刘备义子,有武艺,气力过人,副军中郎将。被赐死。
甘皇后,沛人。
穆皇后,陈留人。
孙夫人,东吴宗室。
敬哀皇后,张飞长女,后主皇后。
张皇后,敬哀之妹,后主皇后。
王贵人,敬哀张皇后侍人。
刘璇,字文衡,后主太子。死于乱军中。
刘瑶,后主子,安定王。
刘琮,后主子,西河王。
刘瓒,后主子,新平王。
刘谌,后主子,北地王。蜀灭亡时自杀。
刘恂,后主子,新兴王。
刘虔,后主子,上党王。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病死于军中,时年54岁。
诸葛瞻,字思远,亮子,行都护卫将军。临阵战死,时年37。
诸葛尚,瞻长子。与父亲一起战死涪城。
诸葛京,瞻次子。
诸葛均,亮弟,长水校尉。
诸葛乔,字伯松,瑾次子,驸马都尉。
诸葛攀,乔子,行护军翊武将军。
诸葛显,攀子。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前将军,假节钺,壮缪侯。被东吴偷袭兵败被杀。
关兴,字安国,关羽子,侍中、中监军,壮缪侯。
关统,兴子,官至虎贲中郎将,壮缪侯。
关彝,兴庶子,彝壮缪侯。
关平,羽义子。与关羽一起被杀。
张飞,字翼德,涿郡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桓侯。被部下张达、范强暗杀。
张苞,飞长子,桓侯。
张遵,苞子,尚书。
张绍,飞次子,侍中、尚书仆射,桓侯。
马超,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威侯。
马岱,马超弟,平北将军,陈仓侯。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后将军,刚侯。
黄叙,忠子。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镇军将军,顺平侯。
赵统,虎贲中郎,督行领军,顺平侯。
赵广,牙门将。随姜维出征沓中,临阵战死。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司马徽称他为南州士之冠冕。军师中郎将,关内侯。围攻雒县,为流矢所中,时年36。
庞宏,字巨师,统子,涪陵太守。
庞林,统弟,荆州治中从事。随黄权投魏。
法正,字孝直,右扶风人,尚书令、护军将军,翼侯。
法邈,关内侯,奉车都尉、汉阳太守。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善于评价人,太傅。
许钦,靖子。
许游,钦子,尚书。
陈祗,字奉宗,汝南人,许靖兄外孙,侍中守尚书令,加镇军将军。
陈裕,祗子,黄门侍郎。
吕义,字季阳,南阳人,尚书令。
吕辰,义子,成都令。
吕雅,义次子,有文才,著《格论》十五篇。
麋竺,字子仲,东海朐人,安汉将军。
麋威,竺子,虎贲中郎将。
麋照,威子, *** 监。
麋芳,字子方,东海人,南郡太守。降吴。
孙乾,字公佑,北海人,从事中郎,秉忠将军。
简雍,字宪和,涿郡人,昭德将军。
伊籍,字伯机,山阳人,昭文将军。
秦宓,字子敕,广汉绵竹人,大司农。
夏侯纂,广汉太守。
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掌军中郎将。
董允,字休昭,和子,侍中守尚书令。
董宏,允孙,晋巴西太守。
刘巴,字子初,零陵阳人,尚书令。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马良眉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其兄弟五人被称为“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左将军掾,夷陵之战中阵亡,36岁。
马秉,良子,骑都尉。
马谡,字幼常,良弟,为人言过其实,绵竹成都令,越希太守,街亭之战失误,被斩,39岁。
陈震,字孝起,南阳人,卫尉,城阳亭侯。
陈济,震子,城阳亭侯。
孟达……
问题八:蜀国有哪些将领 按先后期来说,前期有: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魏延、关平、周仓、廖化、马岱、刘封、糜竺、糜芳、简雍、向宠、严颜、李严、吴兰、吴懿、王平、雷铜、傅彤、霍峻
后期有:关兴、张苞、姜维、张翼、夏侯霸、陈到、诸葛瞻、诸葛尚、张嶷、马忠、傅佥、霍弋、赵统
问题九:蜀国有哪些人? 蜀国是蜀地纳入中国版图之前的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东周时秦侯派兵灭蜀,自此蜀地一直隶属中华。之后的蜀只是地名,并非国家。蜀国名人只有蜀国亡国之君,传说化为杜鹃,常入诗词以渲染凄切意向。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介绍150字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尺弯帆盐湖区解州镇)人。东汉末年名将。
汉末亡命涿郡,与张飞从刘备起兵。刘备得徐州后,使关羽行太守事。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东进,击破刘备,关羽被俘,遂随曹操于官渡迎击袁绍军,刺袁绍大将颜良于万众之中,封汉寿亭侯,不久辞归刘备。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因曹嵩被杀而迁怒于陶谦,于是发兵攻打徐州。陶谦求救于刘备,刘备和关羽率千余人前往救援。曹操兵退后闹枝,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关羽与刘备屯兵于小沛。而后在陶谦等人的再三相让下,刘备领徐州牧。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军夺取了吕布军队的黄金,吕布派遣高顺率军攻打刘备。曹操遣夏侯惇前来帮助刘备,被高顺打败。同年九月,高顺击溃刘备。于是,曹操亲自率兵东征吕布。刘备与曹操共擒吕布于下邳,夺得徐州。曹操任车胄为徐州陵雹刺史。刘备、关羽、张飞等人便跟随曹操班师回许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