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 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LK-Y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全国大联考 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LK-Y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全国大联考 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LK-Y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文学艺术的繁荣离不开必要的社会条件,唐诗也是如此。从汉末以来长达四百余年的分裂、混乱的局面结束,华夏大地上终于迎来了繁盛、统一的大唐帝国。国力强盛无比,财力丰富充足,百姓安居乐业,士人意气风发,这是唐诗繁荣的肥沃土壤,也是唐诗超越前代诗歌的有利条件。比如山水诗早在六朝就已相当繁盛,但是谢灵运等山水诗人吟咏的只是江南一带的①,他们不能亲历黄河、泰山等②的山川,他们笔下的山水诗自然难以达到雄伟豪壮的境界。唐代就不同了,国家统一,③,李白可以咏叹“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奇观,杜甫可以面对泰山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语。更不用说岑参等人亲至西域,目睹雪山、热海等异域风光了。所以唐代的山水诗,无论是境界之阔大,还是风格之奇伟,都远远超越了前代诗人的同类作品。大唐帝国繁盛、统一的社会背景,对唐诗繁荣的促进作用是一目了然的;此外,对唐诗繁荣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的,还有唐代格外重视诗歌、崇尚诗人的社会风气。
7.下列对第七段“那用凝立不动的肩膀承受乌鸦行程的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DAx乌鸦和“父亲”都是实有的,确实是我在滇西北群山漫步穿行所见之景。B.x乌鸦和“父亲”系作者凭空虚构,是为了增强文章的神秘性想象出来的。C.乌鸦象征着迷失,“父亲”意指故乡,寓意我不断辗转之后回到滇西北。D.乌鸦象征诗性,“父亲”寓意母语,隐喻“我”通过诗歌初步找回母语的力量。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直到……才”写出了“他”贪看女孩儿时问之久;女孩儿对他“瞪着她看”的异样日光有所察觉“日光下移”流露出内心的反感和厌恶。B.机场酒吧里两名女孩儿相谈甚欢,表明二人熟识,关系亲密,这一情节貌似无意,实则为下文皮夹被偷,“他”怀疑女孩儿,埋下伏笔C.女孩儿偷走钱包并未离开,而是再度出现在另人的视线里,是为了告诉“他”她故意偷走皮夹报复他的原因,而男人却很高兴识破了她的计谋D.故事结局,女孩儿寄回了皮夹,表明女孩儿最终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为白己的行为向男子表示款意,寄还皮夹希望能够得到男子的谅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全国大联考 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LK-Y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