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调研考试历史试卷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内蒙古包头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内蒙古包头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调研考试历史试卷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汉光武帝即位时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三公多以知名儒家经师担任。公元27年,光武帝又改大司马为太尉,并把大司徒、大司空的“大”字去掉,称司徒、司空。司空的职能从监察变为主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汉光武帝这一措施旨在A.宣扬儒家治国理念B.强化君主专治统治C.平衡中枢权力体系D.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5.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派遣吏部尚书塞义等官吏共二十六人分巡各地,自此巡按御史分巡各地监察成为定制,“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从巡按御史分巡的确立可知明朝。025()A.监察制度的效果显著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C.皇权得以强化与延伸D.地方吏治腐败问题严重
3.有学者认为,魏晋时期政权因短暂且“小”,所以多呈现出“退行性政策”的本能反应,即从大帝国的“法理型”政治形态后退,而更多依赖与私人性、依附性或团伙性的政治结合。该学者的这一观点可用于说明魏晋时期A.治理模式向人治化方向转变B.皇权统治力的加强具有必然性C.政权特性影响官僚政治形态D.多种因素导致割据局面的出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内蒙古包头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调研考试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