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中国辽宁省长春市境内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中国辽宁省长春市境内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ChangchunRailTransitLine1),又称长春地铁1号线,是长春市第三条开通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也是长春市首条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于2017年6月30日开通运营 ,标识色为大红色 。
据2021年9月长春轨道交通官网显示,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北起北环城路站,南至红嘴子站,运营于长春市宽城区、朝阳区、南关区,途经砂之船(中东)奥特莱斯、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政府、长春站北广场、长春站、胜利公园、人民广场、长春儿童公园、东北师范大学、卫星广场、长春世界雕塑园、吉林省图书馆、长春市人民政府,是线网中的高运量级骨干线,线路呈南北走向
 。
据2021年9月长春轨道交通官网显示,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全长18.14公里,共设15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
 ,采用6辆编组B型列车 。

中文名

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

外文名

Changchun Rail Transit Line 1

开通日期

轨道类型

地铁

起止站点

北环城路、红嘴子

线路长度

18.14 km

车站数量

15座

日均客运量

20.16 万人次(2019年)

日最高客运量

30.19 万人次(2019年12月18日)

运营机构

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标识色

大红色

运行时间

05:15-22:29(夏季)、05:15-21:59(冬季)

车辆编组

6辆编组B型列车

最高速度

80千米/时

长春轨道交通3号线(在建)

胜利公园站

SHENGLIPark


人民广场站

RENMINSquare

长春轨道交通5号线(在建)

朝阳区、南关区

解放大路站

JIEFANGAve.

长春轨道交通2号线

东北师大站

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


工农广场站

GONGNONGSquare

长春轨道交通7号线(在建)

繁荣路站

FANRONGRd.


卫星广场站

WEIXINGSquare

长春轨道交通3号线

市委市政府站

ChangchunMunicipalCommitteeandChangchunMunicipalPeople'sGovernment

长春轨道交通9号线(规划)

南关区

华庆路站

HUAQINGRd.

长春轨道交通6号线(在建)

红嘴子站

HONGZUIZI


参考资料[2] 

线路走向

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线路起于位于北人民大街与万兴路交会处的北环城路站,沿北人民大街向南行驶,经过长春站后,沿人民大街、抚长高速行驶,终至位于长春南收费站南行1千米处东侧的红嘴子站。

运营时刻

截至2021年1月,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各站点行车间隔为工作日高峰时段5分钟、其余时段6分钟,首末班车时间如下表。

车站名称

红嘴子方向

北环城路方向

首车时间

夏季末车时间

冬季末车时间

首车时间

夏季末车时间

冬季末车时间

北环城路

05:50

22:00

21:30




庆丰路

05:51

22:01

21:31

05:43

22:29

21:59

一匡街

05:54

22:03

21:34

05:41

22:27

21:57

长春站北

05:56

22:05

21:36

05:39

22:24

21:54

长春站

05:57

22:07

21:37

05:38

22:22

21:52

胜利公园

05:59

22:10

21:39

05:36

22:20

21:50

人民广场

06:02

22:12

21:42

05:33

22:18

21:48

解放大路

06:04

22:14

21:44

05:31

22:16

21:46

东北师大

06:06

22:19

21:48

05:29

22:13

21:43

工农广场

06:09

22:21

21:51

05:26

22:11

21:41

繁荣路

06:11

22:23

21:53

05:24

22:09

21:39

卫星广场

06:13

22:25

21:55

05:22

22:06

21:36

市委市政府

06:16

22:28

21:57

05:19

22:04

21:34

华庆路

06:19

22:31

22:00

05:16

22:01

21:31

红嘴子




05:15

22:00

21:30

注:夏季时间为5月1日—10月31日,冬季时间为11月1日—次年4月30日。以上信息截至2021年9月,参考资料 

客运流量

截至2018年6月27日,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日均客运量超过11万人次 。
截至2019年12月18日,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日最高客运量为30.19万人次 。

设备设施

车辆设施

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又名“小雪豹”,采用B型地铁电动客车,4动2拖6辆编组,铝合金车体,长119米、宽2.8米、高3.8米(不含受电弓);客室净高2.2米、地板高1.1米,车门开启宽度1.4米;全车共有座位216个,满载1888人,自重206吨,满载重320吨,设计速度每小时90千米,最高运营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旅行速度每小时35千米,紧急制动距离215米,噪音74分贝;每列车有216个座位,可容纳1888人乘坐;车门上方均采用动态LED线路图。列车装配了吸震装置和防爬系统,碰撞性能达到国内最高标准,即使经过时速25千米的碰撞也能保证车体不受损坏,同时车辆防火系数达到德国列车的防火标准。为适应长春冬季酷寒的气候,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人员通过应用惰性气体、高分子材料及隔热结构设计,使地铁可以在零下35摄氏度的低温条件下正常运营 。

运行系统

通信系统
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通信系统是由专用通信系统、商用通信系统、公安通信三个不同的系统组成。专用通信系统包括传输系统、公务电话系统、专用电话系统、无线通信系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广播系统、时钟系统、电源及接地系统、集中告替系统、乘客信息系统等子系统。商用通信系统包括商用传输、无线引入、集中监侧告苦、电源及接地等子系统。公安通信系统包括无线引入、计算机网络、公安视频监视、公安专用电话、电源及接地等子系统。信号系统
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的信号系统采用完整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即ATS(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P(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O(列车自动运行系统)。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正线信号系统采用垅于无线通信的移动闭塞列车控制系统(CBTC),而永春车辆段采用纂于计算机联锁的列车控制系统(Cl)。供电系统
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采用集中式供电系统,设2座66千伏、35千伏主变电所,分别为解放大路主变电所、中央商务区主变电所,中压供电网络电压等级为35千伏,采用分区环网接线形式,正线采用1500伏刚性接触网 。车辆基地
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设有永春车辆段。车辆段运用库长270米,库里共设22个股道,包括洗车库、不落轮镟库和停车列检库三个功能区,库侧布置有辅助检修用房。洗车库占1个股道,承担段路配属车辆的外部定期洗刷任务,库内布置洗车机,辅助用房内设有电源、控制台、水泵及水处理等设备;不落轮镟库占1个股道,安装有大型不落轮镟修设备,承担本线车辆轮对的不落轮镟修工作。停车列检库占20股,共40列位,可同时停放40列地铁车辆,满足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停车列检需求。联合检修库包括架修库、定临修库、清扫库、静调库、月检库,库侧设置辅助用房。库长168米,共设9股道,分别承担月检、静调、定临修和架修任务。基地内还设有试车线一条,位于车辆段最南侧,全长约1220米 。

服务设施

票务系统
截至2021年2月,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采用自动售检票系统,支持使用长春轨道交通一卡通、长春城市通卡一卡通(公交一卡通)、长春城联交通一卡通及其它卡面带有交通联合标志的一卡通刷卡过闸,支持长春E出行、长春市民卡、银联云闪付、微信、支付宝、城轨易行等应用软件通过乘车码扫码过闸[41-44] 。

北环城路站

该站以“生活记忆”为主题,作品采用了散点透视构图法,以“长春厅”到当代的这段时间为轴,生动地再现了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伊通河两岸的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的场景,以清末的马市、豆市、老火车站、长春电影制片厂、胜利公园的毛主席雕像、人民广场的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六一医院等代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典型城市景观为点,以人文风貌以及建筑特征的变迁为线,鲜活地体现了长春这个北方窗口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贸易和交通等方面在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性,串联起了长春的历史与今天。

庆丰路站

该站以“汽车记忆”为主题,作品以富于动感的前行的车轮为设计灵感,以抽象化的车轮轨迹为视觉元素,彰显了长春的汽车文化特色,展现了长春的工业文明内涵。长春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被誉为“汽车城”。汽车文化已深深地渗入到城市的血脉里,融入城市的灵魂中。滚滚的车轮承载着城市厚重的历史积淀,紧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寓意着长春这座车轮上的城市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生中焕发的蓬勃生机,也彰显着这个城市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的时代精神。

一匡街站

该站以“工业记忆”为主题,因为一匡街地处长春机车厂旧址附近,该区域承载着长春这座古老工业城市特殊的工业记忆。文化墙中提取工业生产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机械元素,如齿轮、转轴、管道等,以组合、重构的方式展现在观者面前。另外,将长春工业机械制造的历史凝聚为文字,雕刻于背景墙上。整体设计意在展示长春厚重的工业文明,激发长春人民的城市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讲述工业带给这座城市的点点印记。

胜利公园站

该站以“地铁记忆”为主题,作品由殷小烽教授及其创作团队考察地铁建设施工阶段挖掘土方的原始形态为原型,在模具翻制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创造,融入了地铁建筑者们的身影。文化墙作品既保留了不可复制的历史留痕,也表现出极具震撼力的艺术痕迹,将长春地铁建设的历史意义定格在艺术的永恒之中。

人民广场站

该站以“城市记忆”为主题。长春是中国最早使用有轨电车的城市之一,有轨电车承载了几代长春人的难忘记忆,见证了城市发展的历程,也连接了长春的历史与未来,故站厅层作品的设计方案以老电车为创意思路来源,整个空间均采用黄灰色调为主基调,整体空间设计以抽象的有轨电车“老摩电”的内部结构为设计元素,结合老电车内部设计结构,点缀现代公共艺术设施,通过对等车人群、坐车人群的雕刻,打造八十年代老电车的艺术效果;将站厅层整体艺术化塑造为有轨电车内部的形态,将棚顶、立柱等老电车元素升华为“电车”内部设计的元素,形成一体化设计的艺术风格,将历史与艺术完美融合,彰显艺术化效果与现代化公共艺术表现手段,营造出对城市历史的追思和怀旧感,激活了几代长春人青春和梦想的城市记忆,增强了长春人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站台层共两件作品,一件是由海量长春市民的“笑脸”肖像以及城市富有记忆的景点建筑、历史街区、电影、汽车、冰雪等文化元素,共569张5cm×5cm的高清瓷片组成的一幅人民广场图像,凝聚了长春人民的向心力,打造了一个人文艺术中心;另一件以记录着这座城市历史变迁的书籍为设计元素,以圆雕与高浮雕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打造了一面铭刻着从“长春厅”始创至今两百余年发展历史的书墙,凸显了长春这座洋溢着书香和人文气息的城市尊重历史、尊重文化的品格。

解放大路站

该站以“童年记忆”为主题,因为解放大路是一条包涵悠久历史与动人故事的大街,它见证了长春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记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生活,承载了无数的回忆与感动。作品采集了很多长春市民的脚印和笑脸,将人们由幼年到老年的成长印记贯穿为一个承载着快乐记忆的通道,在孩子们脚印的剪影图片中还镶嵌着可以映照出行人影像的凹凸镜,使其更有互动性和趣味性,以跃动的色彩、活泼而充满趣味感的艺术形式,使整个地铁空间成为一个将个体成长的印记、集体记忆与城市脉动连接起来的鲜活载体。

东北师大站

该站以“青春记忆”为主题,并不仅仅因为在地理位置上临近多所高校,更因为在当代社会,几乎所有人都有过懵懂的豆蔻年华和身为学子的青葱记忆,某种程度上,附近的这些学府也是承载着每一个学子、乃至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梦想和希望,将最大限度激发欣赏者的共鸣。

工农广场站

该站以“绿色记忆”为主题,作品借用长春“北国春城”的“春”字作为描绘生态自然的核心意境,选取长春自然生态的代表元素黑松林,并配以天空、山脉等自然元素作为背景,以四种色调整体描绘了梅花鹿在树林间穿梭跳跃的生动景象,表现了长春优美宜人的自然风光。利用打孔钢板的材料在梅花鹿位置的孔洞中埋入LED灯带,随着时间的变化以及观者的接触,梅花鹿会亮起灯光,好似真实在林间奔跑跳跃一般,生机盎然。

繁荣路站

该站以“冰雪记忆”为主题,作品充分融入了吉林省冰雪文化的地域特色,因为长春是一座冰雪旅游特色城市,故作品以白、蓝为主色调,以马赛克镶嵌出东北冬日里特有的霜花、冰冻的树枝以及树叶等形象元素,以东北特有的冰雪文化为设计理念来源,融合了冰雪世界里特有的霜花、冰冻的树枝、树叶、糖葫芦等形象元素琉璃镶嵌,打造冰下世界,以白、蓝为主色调,打造纯净的整体艺术风格,打造出纯净的整体艺术风格和幻美的视觉效果,也营造出这个有着漫长冬季的城市中特有的美丽景观,表达了生命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

卫星广场站

该站以“生命树”为主题。生命树也叫“萨满树”,是萨满文化中的重要图腾形象,树根、树干、树枝分别代表了地下(水下)、地上、天空三个自然空间及自然生命,其中树根的部分以水纹塑造,代表了长春的母亲河—伊通河,地面上的一头“回头鹿”,在满族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富足。作品采用艺术上具有自己特定语言和风格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剪纸为灵感来源,依附于满族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以一棵生机勃勃的生命之树作为长春城市形象的化身,承载了灿烂而厚重的历史文化,并通过生命树将君子兰、汽车、电影、冰雪、森林等典型的地域及历史文化符号汇聚成长春的文化图腾,寓意着这棵生命之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生机盎然、茁壮成长。

市委市政府站

该站以“雕刻长春”为主题,作品再现了来自全球216国家的400余位艺术家及助手共同打造长春雕塑名称这一宏伟的战略文化实施瞬间。以长春的拼音字母为设计元素,通过公共艺术特有的表达方式。以“雕刻长春”的寓意,表达了城市规划者高瞻远瞩,放眼国际,为塑造长春雕塑名城,通过雕塑这一艺术载体所做出雕塑外交的英明之举。通过400余位艺术家雕刻长春的艺术化凝炼的瞬间,打造城市雕塑名片。作品充分发挥教化属性,起到赋予城市新的魅力、塑造市民荣誉感、增强市民城市认同感的作用,同时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享受。

华庆路站

该站以“时尚记忆”为主题,作品方案取材自长春特有的“射线”型城市规划,命名为《长春结》。彩色玻璃组成的几何色块错落有致,交叠排布出一幅极具张力的画面。由画面中点出发,几何拼接的发散性图案像俯视鳞次栉比的现代都市,也像地铁线路四通八达,更暗喻长春的未来像光芒,辐射东北区域,甚至全国。用彩色玻璃镶嵌的方式来表现画面。因为玻璃通透,色彩丰富,视觉效果优美,很有现代气息。在人潮涌动的中央商务区,聚集的都是白领精英、商务人士,这面彩色玻璃艺术墙能成为人们眼中的一道华美而舒适的风景线,灵动的颜色能够有一定的缓解压力的作用。

红嘴子站

该站以“光影记忆”为主题。光影作为人对视觉感知的物质再现,通过设计可以成为人与人沟通的视觉语言;而长春电影制片厂作为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伴随祖国一路走来,记录了新中国从积贫到富强的全过程,其拍摄的很多影片场景,如《刘三姐》里的净月潭、《刘胡兰》里的新民广场,都是直接取材于长春。作品通过复制电影胶片,采用拼贴组合的方式进行视觉语言上的呈现,胶片背部安置灯具以进行灯光上的展示;借由一张张珍贵的胶片让人们看到长春日新月异的城市变迁,仿佛时间倒流,唤起人们的回忆,引发观者的共鸣。

列车文化

2018年7月1日,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新时代号”主题地铁列车上线运行,是开启“轨道上的‘新时代传习所’”新征程,为党的97岁生日献礼;宣讲员以快板的形式向乘客传讲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 。

建设规划

南延线

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南延工程(红嘴子站—永春南站)全长7.06千米,预计2021年10月1日开始建设,预计2026年9月30日开通运营。

车站名称

英文站名

站台形式

换乘线路

隶属行政区

义和村北站

YIHEVillageNorth

地下岛式


南关区

义和村站

YIHEVillage


朝阳区

兴博路站

XINGBORd.


义和村南站

YIHEVillageSouth


永春北站

YONGCHUNNorth

长春轨道交通10号线(规划)

永春南站

YONGCHUNSouth


北延线

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北延线规划线路为北环城路站—倪家窝堡站 。

车站名称

英文站名

站台形式

换乘线路

隶属行政区

倪家窝堡站

NIJIAWOPU

地下岛式

长春轨道交通10号线(规划)

宽城区

兰家站

LANJIA


兰家东站

LANJIAEast


北兴路站

BEIXINGRd.


绕城高速站

ChangchunBeltway


蔡家站

CAIJIA


赵家窝堡站

ZHAOJIAWOPU


北凯旋路站

NorthKAIXUANRd.


北人民大街站

NorthRENMINSt.


号线南延二期

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南延二期规划线路为永春南站—永丰站 。

车站名称

英文站名

站台形式

换乘线路

隶属行政区

永丰北站

YONGFENGNorth

未知


朝阳区

永丰站

YONGFENG

价值意义

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是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第一条地铁线路,其开通运营标志着长春正式进入了“地铁时代”,改善了长春市的交通环境,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提升了城市品位,使交通出行更加便利[1] 。(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评)

参考资料

1.6月30日8时地铁1号线全线14座车站对市民开放·中国吉林网

2.行程查询·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3.运营线路—1号线·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中国辽宁省长春市境内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