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以下展示关于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襄阳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22.4本试卷共 8页,共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上.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 主观题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材料一:王国维标举的“境界”是指真切鲜明地表现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这主要是侧重于作者的感受、作品的表现的角

2、度上来强调表达“真感情、真景物”的。在词话第36则后,王国维又连续使用了“隔”与“不隔”的概念,对“境界”说又偏重于从读者审美的角度上来加以补充。他说:美成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这里连用了“雾里看花”来比喻“隔”,都是倾向于指读者审美观感上体验到的“写景之病”。接着,他又进一步举例说明“隔”与“不隔”之别:问“隔”与“不隔”之别。“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

3、一人之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云:“阑干十二独凭春。睛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写情如此,方为不隔。纵观上引数例,不论是“写情”还是“写景”,凡是直接能给人一种鲜明、生动、真切感受的则为“不隔”,所谓“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也就是“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造作之态”。反之,若在创作时感情虚浮矫饰,遣词过于做作,如多用“代字”(按:如“以桂华二字代月”等)、“隶事”,乃至一些浮而不实的“游词”,以致或强或弱地破坏了作品的

4、意象的真切性,这就难免使读者欣赏时犹如雾里观花,产生了“隔”或“稍隔”的感觉。因此,归根到底,“隔”与“不隔”的关键还是在于作品本身是否真切地表达了“真感情、真景物”。(摘编自王国维导读)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学者关于文学批评的著作,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为最精到。比如他所说的诗词中“隔”与“不隔”的分别是从前人所未道破的。现在就拿这个做讨论“诗的情趣和意象”的出发点。王先生说: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第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

5、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王先生不满意于姜白石,说他“格韵虽高,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在这些实例中王先生只指出隔与不隔的分别,却没有详细说明他的理由,对于初学似有不方便处。依我看来,隔与不隔的分别就从情趣和意象的关系中见出。诗和其它艺术一样,须寓新颖的情趣于具体的意象。情趣与意象恰相熨贴,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比如“谢家池上”是用“池塘生春草”的典故,“江淹浦畔”是用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典故。谢诗江赋原来都不隔,何以入欧词便隔呢?因为“池塘生春草”和“春草碧色”

6、数句都是很具体的意象,都有很新颖的情趣。欧词因春草的联想而把他们拉来硬凑成典故,“谢家池上,江淹浦畔”意象既不明瞭,情趣又不真切,所以“隔”。王先生论“隔”与“不隔”的分别,说隔“如雾里看花”,不隔为“语语都在目前”,也嫌不很妥当,因为诗原来有“显”和“隐”的分别,王先生的话太偏重“显”了。“显”与“隐”的功用不同,我们不能要一切诗都“显”。说概括一点,写景的诗要“显”,言情的诗要“隐”。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以及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些作品在写景中为杰作,妙处正在能“显”。秦少游的水龙吟首二句“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苏东坡讥诮他说,“十三个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它的毛病也就在不显。温庭筠的忆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在言情诗中本为妙品,但是收语就微近于“显”,如果把“肠断白蘋洲”五字删去,意味更觉无穷。他的瑶瑟怨的境界与此词略同,却没有

.[db:内容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