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以下展示关于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1、襄阳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22.4本试卷共 8页,共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上.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 主观题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材料一:王国维标举的“境界”是指真切鲜明地表现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这主要是侧重于作者的感受、作品的表现的角
2、度上来强调表达“真感情、真景物”的。在词话第36则后,王国维又连续使用了“隔”与“不隔”的概念,对“境界”说又偏重于从读者审美的角度上来加以补充。他说:美成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这里连用了“雾里看花”来比喻“隔”,都是倾向于指读者审美观感上体验到的“写景之病”。接着,他又进一步举例说明“隔”与“不隔”之别:问“隔”与“不隔”之别。“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
3、一人之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云:“阑干十二独凭春。睛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写情如此,方为不隔。纵观上引数例,不论是“写情”还是“写景”,凡是直接能给人一种鲜明、生动、真切感受的则为“不隔”,所谓“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也就是“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造作之态”。反之,若在创作时感情虚浮矫饰,遣词过于做作,如多用“代字”(按:如“以桂华二字代月”等)、“隶事”,乃至一些浮而不实的“游词”,以致或强或弱地破坏了作品的
.[db:内容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