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3年中考备考物理一轮复习 压强 练习题(含解析)

云南省2023年中考备考物理一轮复* 压强 练*题
一、单选题
1.(2022·云南红河·统考二模)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其中,F甲、F乙分别表示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ρ甲、ρ乙分别表示它们的密度。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ρ甲=ρ乙 B.F甲>F乙;ρ甲<ρ乙
C.F甲=F乙;ρ甲>ρ乙 D.F甲<F乙;ρ甲>ρ乙
2.(2022·云南曲靖·统考模拟预测)下图所示实例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是(  )
A.压路机的滚筒非常重 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C.
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D.菜刀磨得很锋利
3.(2022·云南·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校考三模)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举办,如图所示是运动员们在冬奥会上顽强拼搏的身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运动员擦拭冰面,减小了冰壶与冰面的摩擦力
B.乙图运动员匀速通过弯道时,其运动状态不改变
C.丙图滑雪板做得宽大,是为了减小了运动员对雪地的压力
D.丁图运动员腾空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的合力为零
4.(2022·云南玉溪·统考模拟预测)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乙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将两支试管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试管竖直。乙试管倾斜,静止时。两试管内液面相平,液面距离桌面的高度为,如图所示。液体对甲。乙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和,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B.< , =
C.> , > D.>, =
5.(2022·云南红河·统考一模)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茶壶盖上留有透气孔
B.护士用注射器给病人进行肌肉注射
C.用吸管吸玻璃杯中的牛奶
D.“拔火罐”过程中,罐体紧紧吸在人体皮肤上
二、填空题
6.(2022·云南昆明·统考一模)某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4Pa,其物理意义是______,若他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04m2,该中学生重为______N。
7.(2022·云南曲靖·统考二模)如图所示,甲、乙两质地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a甲∶a乙=2∶3,质量之比m甲∶m乙=2∶1,则它们受力面积之比S甲∶S乙=______,为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______,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______。
8.(2022·云南昆明·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校考一模)一长方体金属块的质量为9×103kg,体积为3m3,它的密度为___kg/m3;若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并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则其对地面的压强将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9.(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12月3日,“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开通运营,该线路全长1035千米,乘坐动车从中国昆明到达老挝万象仅需10小时,该动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km/h。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式来___________压强。
10.(2022·云南曲靖·统考一模)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首发出口国际货运列车载着一千多吨饲料级碳酸氢钙由昆明驶向老挝。列车装载货物后对铁轨的压强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装载货物前对铁轨的压强;铁轨下面的枕木所起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11.(2022·云南·校联考三模)如图所示的平底容器质量为0.3kg,底面积为3×10-3m2,内装0.6kg的水后,测得容器中水深15cm,若将该容器放在边长为1m的水平桌面中央,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为______N。(忽略容器厚度,取g=10N/kg)
12.(2022·云南·校联考三模)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号”深潜器可以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深处。“奋斗号”在下潜时,受到海水的压强会随下潜深度增加而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奋斗号”下潜到10000m深度时,其1的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约为_______N(海水密度约为,g取10)。
13.(2022·云南·校联考模拟预测)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研发的载人深潜器“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可达7000m,此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_______Pa,此时“蛟龙号”每0.5m2外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为_______N.(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
14.(2022·云南昆明·统考一模)图是自制抽水器的操作步骤:(1)先将水管插入水桶中;(2)用手堵住水管上端并提起,若此时管内外水面高度差为h,外界大气压为p0,水的密度为ρ,则管内气压为______(用已知物理量表示);(3)随后让水管迅速向下运动(此过程手掌与管口间留有少许缝隙),管内的水由于具有______保持一定的高度:(4)再堵住水管并提起,往复几次水就会从水管上端喷涌而出(不考虑桶内液面高度的变化)。
15.(2022·云南玉溪·统考模拟预测)如图所示,该实验装置对应的实验名称为______实验,若用水代替水银进行测量标准大气压,则须准备大于______m长的玻璃管。(大气压强p0=1.0×105Pa)
16.(2022·云南昆明·校联考模拟预测)为了测量大气压强,某同学选择的器材有:2.5ml的注射器、0~10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甲,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____cm.
(2)如图乙,把注射器活塞推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N.
(3)该同学所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为____Pa.
17.(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颇具名气的云南建水紫砂陶茶壶,壶盖上有一个小孔,小孔的作用是使壶内液面上方的压强___________大气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茶壶和水的总质量为0.5kg,壶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cm2,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Pa。
18.(2022·云南红河·统考二模)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管浸入水中,充满水后用手指把一端堵住,移出水面。如图甲所示,B端的水不会流下来是由于受到 ___________的作用。把细管倒过来,如图乙所示,如果把手指移开,管内的水 ___________(选填“会”、“可能”或“不会”)从A端流出。
19.(2022·云南曲靖·统考模拟预测)小明起床后去洗手间洗漱,他站在镜子前发现脸上好像有一点脏东西,为了看得更清楚,他选择靠近镜子观察,在靠近镜子的过程中,他的脸在镜中的像的大小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洗漱完毕后,他用吸管喝牛奶,这是利用了 ___________的作用。
20.(2022·云南红河·统考一模)如图甲所示,向两张纸中间吹气,发现两张纸向中间靠近,说明气体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 _______。将粗细不同的玻璃管装置接到水流稳定的自来水管上,当水在玻璃管中流动时,实验现象如图乙所示,A处流速小,B处流速大;比较两根竖直管中水面的高度,可知A处压强 _______B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1.(2022·云南昆明·统考一模)吸盘挂钩能紧紧贴在瓷砖上,是利用了______来工作的;有风吹过教室时,平放在桌面上的纸片会飞起来,是因为纸片上表面气流速度变大,压强______的缘故。
三、作图题
22.(2022·云南·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校考三模)如图物体沿斜面上滑,作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以及物块对斜面的压力。
四、实验题
23.(2022·云南昭通·统考二模)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过程。
(1)如图甲所示,将小桌放置在海绵上,海绵就会凹陷下去,这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
(2)通过比较图甲、乙,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的关系;
(3)通过比较___________两图,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下列实例中的应用与这个规律对应的是___________
A.坦克的履带很宽 B.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 C.注射器的针尖很尖
(4)将小桌和砝码放置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发现小桌在木板上基本不会凹陷下去,此时小桌和砝码对图丙所示的海绵的压力___________(选填“>”、“<”或“=”)对图丁所示的木板的压力,小明由此推测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这个结论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实验时,小明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所示,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的结论,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
24.(2022·云南昆明·统考一模)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10909m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激发了小杨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兴趣,实验如图所示。
(1)图甲是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该选用_______(选填“薄”或“厚”)一些的较好,从结构来看,压强计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比较图乙、丙两次实验可知: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比较乙,丁两次实验可初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可知,“奋斗者”号深潜到10000m时每平方米的舱体受到的海水压力为_______N(取海水=1.03×103kg/m3),相当于质量为_______t的物体受到的重力。
(4)若图丁的实验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为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管外大气压之差为_______Pa;在图乙的实验中,保持金属盒位置不变,在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与其均匀混合后(液体不溢出),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无法判断”)。
25.(2022·云南临沧·统考一模)如图所示是小刚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
(1)实验前,小刚同学检查装置时发现,用力按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两边液面均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则这套实验装置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___________,此时这个U形管 ___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实验中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的,这种实验方法叫做 ___________;
(3)通过比较 ___________两图可知,在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大;通过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在不同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 ___________;
(4)如图甲所示,保持压强计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变,使探头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发现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这说明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___________;
(5)固定图乙中探头的位置不动,向容器内慢慢加水(若水未溢出),当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与图丙相同时,烧杯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水___________(选填“>”、“<”或“=”)p盐水。
26.(2022·云南红河·统考一模)用U形管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如图甲,使用前检查装置是否漏气的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 _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如图乙和丙所示,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可以观察到随着金属盒浸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_______有关;
(3)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观察图丙和丁,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通过他这样的操作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 _______;
(4)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两种不同的液体A和B,观察到橡皮膜发生了形变,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_______。
A.液体A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B的密度
B.液体A的密度可能大于液体B的密度
C.液体A的密度一定小于液体B的密度
D.液体A的密度可能小于液体B的密度
27.(2022·云南昆明·校联考模拟预测)实验台上有如下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1个,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足量的盐水、水和酒精,实心圆柱体物块1个(物>盐水>水>酒精)。已知圆柱体物块底面积为S,侧面带有间距均为2cm的刻线,如图所示。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要求:
(1)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参考答案:
1.B
【详解】由图可知正方体底面积,且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 可知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
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因为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且高度关系为,所以两物体的密度关系为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D
【详解】A.压路机的滚筒非常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书包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在铁轨下面铺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菜刀磨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A.运动员用毛刷快速擦拭冰面,冰由于温度升高而熔化,使冰壶与冰之间形成一层水膜,从而减小了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力,故A正确;
B.运动员在匀速通过弯道时,他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化,所以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
C.滑雪运动员的滑雪板做得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故C错误;
D.运动员腾空运动到最高点时,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的合力不为0,故D错误。
故选A。
4.C
【详解】两试管中液体质量相同,乙试管中液体体积较大,由密度公式可知,乙试管液体密度较小;两试管中液体深度相同,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乙试管底部所受压强较小,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5.B
【详解】A.茶壶盖上留有小孔是防止倒水时茶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壶内水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倒不出来,利用了大气压,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注射器推药液是护士手的推力使药液进入病人的身体,与大气压无关,故B符合题意;
C.吸管吸牛奶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牛奶被压进吸管里,利用了大气压,故C不符合题意;
D.“拔火罐”过程中,棉花燃烧时使罐内的气体温度升高,将火罐压在人体上,罐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火罐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每平方米的地面上受到的压力为 600
【详解】[1] 某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4Pa,表示每平方米的地面上受到的压力为。
[2]根据得,该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为
即该中学生重为。
7. 4∶9 2∶1 9∶2
【详解】[1]它们受力面积之比
[2]对地面的压力之比
F甲∶F乙=G甲∶G乙=m甲g∶m乙g=m甲∶m乙=2∶1
[3]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8. 3×103 减小
【详解】[1]金属块的密度
ρ===3×103kg/m3
[2]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并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对地面的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由p=可知,对地面的压强减小。
9. 103.5 减小
【详解】[1]该动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
[2]根据可知,铁轨下面铺设枕木,压力一定,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式减小压强。
10. 大于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铁轨受到的压强
【详解】[1]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列车装载货物后重力增加,对铁轨的压力增加,根据 可知,在受力面积不变时,列车装载货物后对铁轨的压强大于装载货物前对铁轨的压强。
[2]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从而保护路基。
11. 3×103 4.5
【详解】[1]容器和水总重量为
G总=m总g=(0.3kg+0.6kg)×10N/kg=9N
静止于桌面,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即
F压=G总=9N
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2]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为
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F容=p2S=1.5×103Pa×3×10-3m2=4.5N
12. 增大
【详解】[1]根据p=ρgh,受到海水的压强会随下潜深度增加而增大。
[2]压强为
其1的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约为
13. 7×107 3.5×107
【详解】[1]7000m深度海水产生的压强
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7000m=7×107Pa
[2]由得“蛟龙号”每0.5m2外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
F=pS=7×107Pa×0.5m2=3.5×107N
14. 惯性
【详解】[1]深度为h的水柱产生的液体压强为
当管内外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时,此时管内外气压相等,即
所以管内气压为
[2]让水管迅速向下运动,管内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所以管内的水保持一定的高度。
15. 托里拆利 10
【详解】[1]图中有玻璃管和水银,利用1m长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
[2]若用水代替水银进行测量标准大气压,玻璃管的长度约
16. 4.00; 6.4; 1.024×105Pa
【分析】(1)由刻度尺可直接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
(2)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读出拉力的大小;
(3)根据压强的公式求出大气压强.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注射器可容纳的药水容积为2.5ml=2.5cm3,这2.5cm3的刻度长度由刻度尺可看出为4.00cm;
(2)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指针的位置在6.4N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4N,所以拉力大小是6.4N;
(3)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大气压强.
17. 等于 104
【详解】[1]壶盖上留有一个小孔,作用是使壶内与壶外的大气相通,液面上方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这样水在重力和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就容易倒出。
[2]茶壶和水的总质量为0.5kg,总重力为
G=mg=0.5kg×10N/kg=5N
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
F=G=5N
壶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
S=5cm2=5×10-4m2
所以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18. 大气压 会
【详解】[1]如图甲所示,当用手指堵住上端开口时,上端不再与大气相通,下端受到大气压对它向上的作用,所以水不会从下端流出。
[2]把细管倒过来,如图乙所示,如果把手指移开,构成了连通器,管内的水会从A端流出。
19. 不变 大气压
【详解】[1]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当人逐渐面镜时,视觉上感觉像在变大,但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变。所以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
[2]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管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
20. 小 大于
【详解】[1]没有吹气时,纸的中间和外侧的压强相等,纸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垂。当向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
[2]图乙中,A处流速小,B处流速大;右管上方的液柱较低,根据液体压强特点可知此处压强较小,可知A处压强大于B处压强。
21. 大气压##大气压强 变小
【详解】[1]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光滑的瓷砖上,所以带吸盘的挂钩能吸在光滑的瓷砖上挂物品。
[2]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有风吹过教室时,纸片上表面气流速度变大,压强变小,纸片下方空气压强大,把纸片吹起来。
22.
【详解】物体沿斜面上滑,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方向沿斜面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作用在斜面与物体接触的中点上,方向垂直斜面向下。如图所示
23. 形变 压力大小 乙、丙 C = 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详解】(1)[1]将小桌放置在海绵上,海绵就会凹陷下去,形状发生变化,这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2]比较图甲、乙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故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3)[3][4]要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应控制压力相同,改变受力面积大小,故应比较乙、丙两图;
A.坦克的履带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的作用效果,A不符合题意;
B.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合题意;
C.注射器的针尖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的作用效果,符合题意。
故选C。
(4)[5]小桌和砝码水平放置在海绵或木板上,它对受压面的压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因此,两次的压力相等。
[6]两次的压力作用效果不同是由于受压材料不同造成的,不能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的结论,所以该结论是错误的。
(5)[7]实验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的结论,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因此在探究过程中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24. 薄 不是 增大 有关 1.03×108 1.03×104 500 增大
【详解】(1)[1]在实验中,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该选用薄一些的为好,这样在测量时会较灵敏,实验效果明显。
[2压强计一端被封闭,不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这一特点,因此,不是连通器。
(2)[3]比较图乙、丙两次实验可知,液体的密度不变,探头的深度不同,且探头的深度越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可得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比较乙,丁两次实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不同,说明液体的密度不同,可见在同一深度,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5]“奋斗者”号深潜到10000m时受到海水产生的压强
p=ρ海水gh=1.03×103kg/m3×10N/kg×10000m=1.03×108Pa
每平方米的舱体受到的海水压力
F=pS=1.03×108Pa×1m2=1.03×108N
[6]物体的质量
=1.03×107kg=1.03×104t
(4)[7]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05m=500Pa
[8]图乙中实验中,保持金属盒位置不变,在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与其均匀混合后(液体不溢出),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增大,压强增大;容器底压强可以分成金属盒以上和金属盒以下两部分,金属盒以下部分深度不变,加清水后液体密度变小,由p=ρgh知,金属盒以下部分液体压强变小,而容器底压强变大,所以金属盒(橡皮膜)以上的压强变大。
25. 气密性差 属于 转换法 甲乙 大 相等 <
【详解】(1)[1]用力按压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线,没有液面差,说明装置可能漏气,气密性差。
[2]由于U形管本身不是属于连通器,但是由于装置出现了漏气现象,变成了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所以此时这个漏气的U形管属于连通器。
(2)[3]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的大小,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这种用容易测量或观察到的现象来显示不容易测量和观察到的现象的方法叫转换法。
(3)[4]比较甲乙两图,在相同的液体中的不同深度处,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相等,液体的压强不同,乙处的深度大,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大,可得出实验结论:同种液体内部,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5]通过比较乙丙两图发现,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相等,液体的压强不同,丙液体中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大,可得出实验结论:在不同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4)[6]保持压强计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变,使探头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发现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这说明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5)[7]固定图乙中探头的位置不动,向容器内慢慢加水(若水未溢出),当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与图丙相同时,说明此时探头位置的乙、丙两装置压强相同
乙与丙两装置探头下部分的深度相同,但是密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
则烧杯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

26. 不漏气 高度差 深度 不正确 见解析 C
【详解】(1)[1]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时,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2]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被测液体压强越大。
(2)[3]由图乙和丙可知,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说明液体压强增大,可以得到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3)[4][5]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液体的深度增大,密度增大,U形管左右液面差增大,没有控制液体深度不变,不能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4)[6]由图可知,橡皮膜向左边凸起,说明右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高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p=ρgh可知液体B的密度较大,故选C。
27.(1)见解析(2)见解析
【详解】(1)①将金属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圆柱体的重力G,并将圆柱体底面积S、重力G记录在表格中。
②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部分体积(二个刻线以下)竖直浸在烧杯的盐水中且不触碰烧杯,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对圆柱体的拉力F拉,并将F拉和盐水记录在表格中。
③仿照步骤②,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保持不变,分别将其竖直浸在烧杯的水和酒精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圆柱体所受拉力F拉,将水和酒精及各次的F拉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④利用公式和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3次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p,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G/N
F拉/N
ρ/(kg·m-3)
p/Pa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星辰 » 云南省2023年中考备考物理一轮复习 压强 练习题(含解析)

赞 (0)